扬州市委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作出批示

日期:2017-10-30 浏览次数:

1026日,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对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作出批示:“过去的一年,全市司法系统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、法律服务专项行动、法治宣传教育、人民调解等方面工作主动、深入、有效。希望全系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,聚焦主业,聚力创新,推动司法行政转型升级,不断迈上新台阶。”


一年来,扬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中心大局,转变理念、创新举措,取得明显成效。


一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法律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,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站点全覆盖。“扬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”网上平台基本建成,实现“线上与线下、虚拟与实体”的有效衔接。在全市学校、卫生院、社区、工地、长途汽车站等设立“法律诊所”47家,成立712348法律服务志愿队,今年已接待咨询7000多次,代写法律文书1533件,提供法律建议155条,“一站式”法律服务成效显著。


二是各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。重点开展“服务重大项目、服务小微企业、服务困难群众”法律服务专项行动,在全市遴选出30家律所、52名律师组成小微企业法律服务人才库。在全市部署开展“法企同行?助力两创”系列活动,组织法律服务团成员走访调研215家小微企业,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。推进重大项目类公证即时办理,在全省率先推出《扬州市公证应对突发事件工作预案》。实施法律援助“名优工程”,遴选出本地区行业专家、学者等153人组成7支名优律师团队,参与法律援助值班和案件办理。


三是全社会法治信仰不断强化。组织实施“七五”普法,全面推行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开展“法润扬城”“美好生活 德法相伴”系列活动近百场次。打造出双东法治文化街区、运河法治文化传承馆等一批法治文化新亮点。组织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,三部作品获国家级评选活动一等奖。


四是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深入。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特殊人群管理全覆盖体系建设,在平安建设、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。全市共建立市、县、乡三级18大类71个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,配备调解员242名。成立皖苏天高仪接边地区联合调解委员会,在全市500户以上的居民小区试点成立28个人民调解工作室。推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,“三调联动”进一步加强。社区矫正平台提档升级,市中心和邗江中心被省厅评定为全省示范中心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,执法进一步规范。


下一步,全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和省厅要求,以公共法律服务为统揽,紧扣群众需求,推进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,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